一?.塑料大棚
1.1塑料大棚的构造
塑料大棚是充分利用太阳光热,有一定保温作用,并能通过卷膜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是一种建议使用的园艺设施类型。
塑料大棚的结构参数包括:长度、跨度、侧高、脊高。
长度以40-60m为宜,不宜超过100m。
跨度以8-14m为宜。(跨度过小:拱杆负重过大;跨度过大:膜扣不紧)
侧高以1-1.5m为宜。(影响操作空间)
脊高以2.5-3.5m为宜(影响通风和受力)
方位以屋脊南北走向为宜。
相邻间距以1.5-2m为宜。
棚头间距以不少于4-5m为宜。

拱圆形塑料大棚
1.2塑料大棚?的?结构构件
三杆一柱:拱架、立柱、纵向拉杆、压杆
拱架:大棚骨架的主体,是主要的受力构件
立柱:支撑拱架,将外力传递给基础
纵向拉杆:将各拱架连接成一个整体
压杆:固定棚膜
其他:门、天窗、屋脊、棚头(直立、斜撑、圆拱)

塑料大棚内部
1.3塑料大棚的性能
(1) 温度:大棚温度受外界条件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存在冻害,夏季易发生高温障害;昼夜变化比外界剧烈;不同部位的温度也有差异。地温滞后。
(2) 光照:透光率随季节变化,在50%左右,光强两侧强,中间弱;上午东强西弱、下午相反;一般南端大于北端
(3) 湿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随棚内温度降低而升高。棚内温度大于外界,若不通风,白天相对湿度高达80%-90%,夜间100%
(4) 气体:通气不畅时CO2低于露地平均水平,常有NH3,NO2,CH4,Cl2等有害气体。
(5)以降温为主的大棚结构,棚高宜大于3.5m,条件允许的话可配置降温通风设备。
(6)以防风暴为主的大棚结构,可采用落地拱形屋面,抗风能力强。
(7)以保温抗风雪为主的大棚结构,宜选用拱形屋面形式。可采用内外套棚的双层结构,便于积雪滑落,屋面可采用尖顶型。
(8)从建造经济型选择大棚结构形式投资小、运行费用较低。
1.4塑料大棚的应用
(1) 育苗 早春果菜类蔬菜育苗、花卉和果树的育苗
(2) 蔬菜栽培 春季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春到秋长季节栽培——春秋保温、夏季防雨
(3) 花卉、瓜果和某些果树栽培
二?. 日光温室
2.1日光温室结构

日光温室
五度: 1、角度:屋面角 大于25°
后屋面仰角 35°- 40°
方位角 坐北朝南,东西向延伸,向东或向西偏斜的角度不应大于7°
2、高度: 脊高一般要3m左右
后墙高度1.8m左右
3、跨度:6-7m为宜
4、长度:50-60m为宜
5、厚度: ①后墙厚度
②后坡厚度
③草苫厚度
四比:1、前后坡比 4.5:1为宜
2、高跨比1:2.2为宜
3、保温比=贮热面积/放热面积=室内土地面积/前屋面面积
4、遮阳比
三材:1、建筑材料2、透光材料3、保温材料

日光温室构造
2.2日光温室的性能
温度:1、①日变化:最低值揭站前,最高值13:00。夜间温度变化取决于保温覆盖物的厚度和墙体的蓄热能力
②季节变化:室内最低气温能维持8°左右
2、气温分布 不均匀
湿度:1、空气湿度大
2、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大
3、局部湿度大
4、作物易于沾湿
气体:1、CO2 (早上缺乏)
2、有害气体(乙烯、氯气等)
2.3日光温室的应用
1、园艺作物育苗
2、蔬菜周年栽培
3、花卉栽培
4、果蔬栽培
三、连栋温室
3.1结构构件
基础、地脚幕墙、立柱、桁架、天沟、屋架
基础:柱下连续基础
地脚幕墙:600—900mm高的砖石砌筑的墙体
天沟:外排方式:两端连接落水管;内排水系统:天沟、中柱、室内落水管和排水沟‘要求天沟有5%。的坡降。长度大于50m,应双向找坡。
屋架:传统文洛型温室:利用铝合金,既做玻璃镶嵌材料,又做屋面称重材料。国内改进后:方形钢管+铝合金
单元尺寸(跨度、开间、檐高、脊高)总体尺寸(长度、宽度、总高)
①温室跨度(中间无支撑柱)与温室的结构形式、结构安全、室内空间和栽培品种等有关。
选用的原则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条件下,求得建筑造价最低。
②檐高:设备出入, 应大些。结构安全, 造价,节约能源
双坡面单栋温室,一般檐高 2 m左右;连栋温室檐高-般应大于3.5m, 以便于通风

文洛型连栋温室
3.2连栋温室的性能
1、自然通风系统
2、加热系统
①热水管道加热系统
②热风管道加热系统
3、幕帘系统
①内遮阳保温幕:遮阳降温,保温节能
②外遮阳系统:黑色网幕或缀铝膜,覆盖于距离顶通风温室顶上30-50cm处,可降低室温4-7℃,最多可降10℃。
4、降温系统
①微雾降温系统
②湿帘降温系统
5、补光系统
生物效应灯、农用钠灯 1万Lx以上光强
6、补气系统
①CO2施肥系统
②环流风机: 可提高CO2浓度分布的均匀性
7、灌溉和施肥系统
8、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文洛型连栋温室
3.3现代连栋温室的应用
生产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1、工厂化育苗
2、喜温果菜
3、切花
4、观赏树木
5、盆栽观赏植物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