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双株还是单株好(老经验“辣椒栽双不栽单,红薯栽双泪满天”,如今还有指导意义吗)
农谚说:“雨水到来温度增,冰封土壤渐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倾家南田忙春耕;蔬菜育苗早打钵,适时下播还省种;红薯育苗早打谱,雨水就能盘炕坑”;这几句是关于雨水节令的农事谚语,意思是说,雨水节令到来后气温增高,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会让冰封的土壤逐渐解冻;春早人勤的农民会将解冻的土壤逐层耕耙;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春耕春播生产的忙碌程度会让农人倾家而动;而雨水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一部分农作物将进入育苗准备阶段,比如辣椒,红薯就需要在雨水节令期间制床打钵,盘炕打坑。

在此提醒一下正在准备育苗农事的朋友们,辣椒育苗的数量需要多一些,红薯的育苗数量可根据种植面积合理计划,以够栽为宜;之所以提醒辣椒育苗数量多一些,主要是辣椒在定植时多为双株定植或三株定植,所以要适当增加辣椒育苗数量;记得我在去年培育辣椒育苗的时候,忘记了辣椒双株定植这码事;等待清明前后定植辣椒苗,培育的辣椒秧苗不够用,只好去集市上又买了一些;不仅耽误事,而且买的辣椒苗品种杂,产量也一般;所以在此提醒辣椒育苗时要多培育出一倍的量才能够用;民间也有“辣椒栽双不栽单,红薯栽双泪满天”的农谚说法;那么,这句农谚是什么意思呢?辣椒为何要求栽双不栽单呢?

辣椒栽双不栽单
在弄清辣椒栽双不栽单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辣椒究竟有什么样的生长习性;辣椒是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泊来物种,原产地墨西哥,自十六世纪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所以辣椒也叫番椒;最初辣椒仅作为一种观赏作物培育,在《纲目拾遗》中也有辣椒入药的记载;直到康熙年间,民间有用辣椒代替盐的说法,自此之后辣椒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乾隆年间民间开始食辣,到了嘉庆时,民间就有“以辣为蔬”的说法了;此后,辣椒经历四百多年的繁衍生息,不仅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辣椒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辣椒是一种耐热不耐低温怕旱怕涝的无霜期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30度,育苗期适温为23至30度,低于15度的环境下,辣椒种子不能自主发芽;辣椒生育期适温要求在15至25度之间,如果地温过高,或者结果期日照强烈,不仅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易形成果实日灼;如果温度超过35度以上,则容易引发落花落果;辣椒株型紧凑,叶型细小,根系并不发达,喜欢簇居而生,是一种适宜密植的作物;在定植辣椒时,一般以窝栽双株或多株簇居定植;如果单株定植,辣椒产量低下,也不符合辣椒生殖规律;那么,为何辣椒单株培植产能低下呢?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辣椒是一种喜光作物,喜光作物一般都具备趋光性;当两株辣椒栽植在一起的时候,辣椒茎叶因生理趋光特性,争相将枝叶露出光照充足的地方,都想压制同穴辣椒的长势;这就造成两株辣椒争相生长,互相不服气;所以,当两株或多株辣椒栽植在一起的时候,不仅辣椒植株都能长得茂密健壮,产量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假如单株辣椒定植,辣椒没有其它枝叶竞争光照和挤占生长空间,辣椒生理会逐渐进入惰性生态范畴,不但枝叶长得比较随意,就要开花结果的态度也比较散漫;所以,单株定植的辣椒产量低下;故此民间才有“辣椒栽双不栽单”的说法。

其二,辣椒是一种能够靠自花授粉的作物,但辣椒也是一种具备常异花授粉能力的作物;常异花授粉是指作物既有自花授粉功能,也有异花授粉能力的一种花器构造;常见具备常异花授粉能力的作物有棉花,高粱,荠菜,以及蚕豆,甘蓝等;其中,辣椒也是典型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在辣椒生育期内,90%的辣椒能够靠自花授粉完成生育过程;而10%的辣椒靠常异花授粉能力才能完成生育过程,辣椒常异花授粉特质对辣椒产能提升会作出一定贡献;而双株丛植或多株丛植的辣椒可以帮助辣椒完成常异花授粉行为,可为辣椒产能提升作出理论概率的贡献;由此可见,双株定植的辣椒产能比单株定植的辣椒产能高是有科学依据的,农谚“辣椒栽双不栽单”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红薯栽双泪满天
农谚“红薯栽双泪满天”的意思是,如果红薯双株定植,获取不到期望的产量;而双株定植红薯的种植户,看到辛苦一季种植的红薯几无收成不禁伤心落泪,所以有“红薯栽双泪满天”之说;言外之意,红薯是一种适宜单株定植的作物;为何这样说呢?这也与红薯的生长习性与自身生殖特质有关;红薯也叫山芋,红芋,地瓜,甘薯,白芋等;红薯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番薯,因其是泊来物种,原产地是热带美洲地区,16世纪末期,红薯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古籍《闽书》,《农政全书》均有红薯传入中国的相关记载,故此,红薯传入中国时叫做番薯,番薯才是自古以来家喻户晓的传统叫法。

红薯喜温怕凉,尤其怕霜冻浸染,民间有“红薯见霜,蔫了吧唧”的说法;红薯适宜在15至30度的环境下生长,高于38度,低于15度,红薯会停止生长;红薯长时间处在10度以下或者霜冻环境下容易枯死;红薯也是一种喜光作物,红薯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茎叶浓绿,藤蔓粗壮,茎蔓维管束较发达,块状茎获取的营养物质较为丰富,故此光照充足的红薯多能获取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而光合寡照的红薯,茎蔓短小,叶黄叶少,营养传输组织欠发达,块状茎获取的营养物质少,因此缺乏光照的红薯产量和品质低下。

而红薯是一种对地温有强烈要求的作物,特别是红薯块根形成期,22至24度的气候条件利于红薯块根形成,20至25度利于块根膨大;而高于30度,低于20度不利于红薯块根膨大;如果红薯能够获取利于薯块形成和膨大的适宜地温,红薯需要每日不低于12小时的光照才能达到薯块膨大适温;所以说,光照是决定红薯产量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而红薯的藤蔓枝叶是获取光照的重要器官,单株种植的红薯藤蔓枝叶适中,不仅枝叶接受的光照充足,光合转化的能量丰富;而且枝叶之间透光,薯块膨大也能获取适宜的地温,故此红薯的产量品质较高。

如果红薯双株定植,红薯枝叶也具有趋光性,红薯藤蔓枝叶争相生长,会致使红薯藤蔓枝叶过于繁茂;当红薯种植地因枝叶繁茂密不通风时,薯叶相互遮挡光照,不仅致使薯叶光合转化能力低下,还会因薯叶茂密致使光线照射不到地面,会致使地温达不到薯块形成和膨大适温要求;而且,红薯也是一种对营养物质需求较高的作物;单位面积内存在的营养物质毕竟有限,如果双株定植,必然会造成单位面积的营养物质分流,甚至满足不了双株红薯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故此,双株定植的红薯往往获取不到期望的品质和产量,所以种植户看到几无收成的双株红薯会痛哭流泪。

概述
农谚“辣椒栽双不栽单,红薯栽双泪满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事生产过程中,通过累积的种植经验对红薯和辣椒两种作物,作出的一句智慧性总结;意欲告诉人们,辣椒是一种丛生作物,双株或多株定植产量更高;而红薯生育周期内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大,单位面积内的营养物质仅能支撑单株红薯生长;而且单株定植更利于保障茎叶获取充足的光照,故此红薯适宜单株定植;不过,这句农谚仅是旧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对辣椒红薯种植技术的经验总结,能够指导当时的农事生产;现如今,红薯辣椒物种几经驯化,无论单植双植,皆有丰收的可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依据当地种植习惯和品种要求酌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