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旗橙是哪种(美国花旗橙是哪种脐橙)
如果上海解封了,我有许多事情想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我得好好想想,我最想要做的事情是那些,让它们 先排一个队,一件件地去做。
第一,我想去理一个发,剪去这一个多月的三千烦恼丝。还是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理的发,那天理发,付账时理发师傅说今天六十,我说怎么今天这么贵?他说今天龙抬头,翻倍。我有些后悔,我理发不挑日子,见这一天比较空,就进去剪了一下。理发师说,今天龙抬头,今天理发会有好运气的。我信了,也终于不心疼了。可接下来,我再也没有了好运气,上海人民也没有了好运气。先是被关在家里一个多月,再是股市跌了又跌,有人从中发财,又一波收割,把我们一点点希望,也全收割了。
第二是想去看看外孙,已经一个半月没有与他在一起了。外孙今年八月满四岁,是一个小调皮。记得刚满月,我用舌头上下振动,发出嗒嗒的声音,意思是你会吗。结果他看看我,然而也一样发出了这样嗒嗒声,还冲我笑,并转过头去,意思说,这难得倒你外孙,太小看我了吧。这可把我逗乐了。后来,没吃吃奶到一半,他也要嗒嗒来几声,弄的她妈妈感到很奇葩,追究“你们谁教他的”。昨天,我们视频中见了面,看到他外婆烧的浓汤赤酱的红烧肉,他说他要吃一块,真想给他送去。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外婆烧的菜了。
第三是看看菜市场,自从封控开始,就已经没有去过菜市场,这种价廉物美的小菜已经与我们久未谋面了。过去每天至少去一次的菜市场,每次去先看一遍花花绿绿的各种菜肴,南美白对虾老大的,才二十多块钱一斤。一条一斤左右的鳜鱼,才三四十块钱,鲫鱼半斤八两的十来块钱,鸡蛋一般性五六块钱一斤,洋鸡蛋基本不超过五块钱一斤。这些本来觉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食材,现在居然被当成奢侈佳肴、珍贵物品,还有价无市,要想吃活的,更是难于上青天。俱往矣,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到了,真的很不习惯了。昨天老婆又从菜贩子那里弄来了一套八斤斤左右的蔬菜,一百三十八块钱。平均要十六多块钱一斤蔬菜,如果在过去,最多不会超过四十块钱。各种蔬菜在家门口的菜场买平均每斤不会超过三元。大白菜也就一块钱一斤,洋葱、土豆、冬瓜极其普通蔬菜,也就二块钱一斤。贵一点的,如刀豆、茭白、菜头、荠菜、小豌豆、芦笋等,也不常吃,但在套餐中一根也没有。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吃打过霜的大白菜和上海青,多点油,糯糯滑滑。
第四是去外环林荫道走走。春天快要过去,那里早已经是绿树成荫,植被茂密。早晨,那里空气湿润,小鸟啁啾。外环林带,围绕着上海,从空中俯瞰,如一条翡翠,镶嵌在魔都玉壁周围,绵延数十里。城市的园丁们在这绿荫带上,开通了数十里林荫小道,供市民悠闲散步、健身锻炼,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夜晚,这里树叶婆娑,灯影恍惚,浓密的树林还是给月光留了一些缝隙,斑斑驳驳地与灯光交辉在一起,让人如同行走在溟濛的星河之中。
第五是会会老战友、老乡、同学。自从离开家乡,数十年里,老战友如同兄弟,多有照顾。老婆总会记起,我们结婚时,沙发是谁帮我们做的,碗橱是谁帮我们做的,台子是谁帮我们做的。谁送了什么东西,如最早的一件进口保罗体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乡送的;最早几只花旗橙和蛇果,是八十年代老乡送的;最早的红毛丹水果,是九十年代邻居送的。样样件件记着战友的好,老乡好。出门在外、离乡背井,没有战友老乡帮忙,许多事也办不成。过去大家困难,许多东西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大家上海没有根基靠山,白手起家,所以就靠自己动手,家里家具,一大部分是后来老乡战友帮助打造,真的至今感恩在心。老乡有困难相互帮助,在过去四十多年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本来,退休时想请一次客,把大家召集起来,聚一聚,共叙往日旧情,回顾青葱岁月。无奈三年疫情,一直害怕聚会在一起反而害了大家,这欢聚之宴所以也就没有办成。现在老乡战友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他们在家含饴弄孙,有的在家种花养鸟,自然不缺快乐。但如果老乡战友能经常见见,相护嘘寒问暖,也是聊以解闷,是快哉乐哉美事。可惜我不会饮酒,本来可以天天和老乡战友: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了。在上海封控的日子里,我也很想念我的同学,也许他们并不记得我了,但我从未忘记他们。因为,我读书时间有限,小学一个班就十来个同学,初中半年,也是四五十同学。时间不长,人数不多,容易记牢。他们在老家绍兴,有的事业发达,有的企业发展,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子女出息。然而,无论你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人生一世,荣华富贵莫不是过眼云烟,唯有同学之情,才是日久弥坚,亘古永恒。
第六是想去看看我们的机场。四十二年与他不离不弃,相依相伴,实在是感情深厚,难以忘怀。我来时机场如我,也是青春少年,航班少、旅客少、货运量少。我走时,上海机场已经成为全球十大机场之一,旅客量突破一亿多人次。正是风华正茂,年轻力壮之时,而我却老了。四十二年,我见证了机场从部队到企业、从一家到三家、从央企到地方、从国营企业到股份公司,还参与了从一个国际机场到两个国际机场的建设。现在,我已经离开机场近三年,仍然日夜想念着他,特别是想念在封控期间战斗在一线的职工们,他们冒着风险,依然保障着上海机场空中通道的畅通,是我们时代新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