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镂空龙凤玉佩
战国晚期
長20.9 、宽12、厚0.10~0.95 CM.
青玉,局部有黄褐色沁斑。佩体扁平,镂空雕,厚薄不均,依玉料雕琢而成。以龙纹为主体纹饰,三只凤为辅纹饰。龙的躯体蜿蜒曲折,呈连续“S”形,作飞腾状。龙昂首挺胸回顾,角翘起,口微张,上唇向上内卷,下唇短而上翘,椭圆形眼带梢。龙身满饰穀纹,穀芽饱满凸起,排列有序,穀纹细浅長。在龙的角、足、尾部刻有多条阴刻线。龙体的边缘雕琢斜边一道,边口较锋利。凤身与龙尾相接,凤首下瞰,尾翘起。佩的上端中部有一穿孔。两面纹饰相同。
1979年長丰县杨公战国墓出土
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镂空龙凤纹玉佩
战国
长8.2、宽5.7、厚0.45cm
白色泛黄。体扁平,镂孔雕。以三条龙纹为主体纹饰,三只凤鸟为辅纹。身饰阴线线绳索纹、节纹、云纹、网纹、鳞纹等。佩的右上方雕刻两龙相背,角相连,椭圆形眼,上唇上卷,下上翘。在两龙的尾部雕刻两只凤鸟相背,凤冠相连,圆眼,勾嘴。佩的右方残,左下方雕刻一龙,左上方雕刻一凤。两面纹饰相同。佩体的龙凤均呈"S"状,相互缠绕和叠压,姿态优美
1975年4月合肥市省消防器材厂工地出土
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龙形玉佩
战国
長17.5、宽7.4 CM.
青玉,温泽细润,局部受沁泛白。楚式佩玉。S形龙身,長尾卷曲,极富姿态之美。龙腹阴刻涡纹,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战国晚期楚式玉龙佩的一典型器。
安徽寿县小孤堆集出土
藏南京博物院

龙形玉觽
战国
長11.90 CM.
青玉,受沁呈黄褐色,温泽蕴光,洁纯细腻。楚式佩玉。器呈角状,纹为龙首形。龙首为觽首,龙尾为觽角,张开的嘴是系挂的孔,龙身细琢三排勾连卷云纹,由头至尾逐渐递减,此器应为残件所改。
1981年安徽寿县赵家老孤堆出土
藏南京博物院

绳纹玉环
战国
直径8.3 CM.
青白玉,滋润温泽,微透晶莹,为难得上等玉材。楚式玉器。构思巧妙,形若三节相扣的双股绳索,构成一圆环,玲珑剔透,为战国时期环形玉器上乘佳作。
1981年安徽寿县赵家老孤堆出土
藏南京博物院

涡纹玉璧
战国晚期
直径11.83、孔径8.13、厚0.36CM.
玉青色,有褐色沁和绿斑。内外缘各饰一圈廓纹,两面饰涡纹,缘边侧阴刻四字,壁身有两处切割痕,璧面凹凸不平,断裂黏接。
1970年4月寿县南门外养猪场墓地出土
现藏寿县博物馆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