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传闻,有眉毛有眼儿。说在日本的奈良,有人把黄鳝当宠物养,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这些鱼流窜到那边农民种的稻田里,这就发展成“物种入侵”了。没有天敌的鳝鱼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稻田里黄鳝成灾。黄鳝的习性就喜欢这种浅水淤泥,跟泥鳅似的,好钻洞,日本这黄鳝不光数量多,而且个头大,这可好,把稻田钻成了筛子,水流失严重,把稻子都祸祸了,成了当地一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众人皆知日本淡水资源贫乏,海资源丰富。从而,造就了岛国人喜欢吃海鱼,不喜欢吃河沟湖泊的淡水鱼的饮食文化。他们宁可吃那种一身肌间刺的海鳗,也不吃这种虽然有些土腥味,但肉质白嫩、味道鲜美、刺还少的黄鳝。日本人吃海鳗可不嫌麻烦,为了这口海鲜,专门创造发明了一种骨切刀法,将海鳗切头去尾,开膛破肚,鱼身用短刀一刀赶着一刀将毛刺切断,处理后入口无骨,也是别有风味。

话又说回来了,我国有的地方的确尝试过将黄鳝和虾养在稻田里的,也没见报道说把田地钻成了筛子,我估摸着一是鳝鱼的量要控制到位,过犹不及;再就是,当鱼个头小的时候养起来,养肥了就直接收获了,等不到他们野蛮生长;还有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物,不是哪里都能做这种“鳝虾稻”的。日本人还得多向咱们取取经,不光会养,还得会吃。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