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01

田间小麦出现干尖现象,是冻害导致吗

小麦在进入返青期后,有不少农户发现,原本正常生长的小麦,局部开始出现叶尖失水症状,失水叶尖先是呈深褐色,后逐渐干枯,像是冻害所致。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那么,小麦出现这种症状,是不是冻害所致呢?

首先,小麦早春时节发生冻害,主要表现为叶尖发黄,叶尖呈轻微蜷曲状,而这种症状则直接失水干枯。

其次,小麦早春发生冻害,一般新叶较先受冻,而这种症状,则属于水肥及营养元素输送不及时所致,最先表现在距离根部最远的叶片之上。

最后,冻害发生后,往往呈大面积不规则状或全田黄化,而这种症状则是局部零星或小区域局部发生。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此外,还有一个判断是否为冻害的方法,就是看近日是否有强降温的天气出现,而小麦越冬期所导致的冻害,由于症状比较明显,基本不在对比范围之内。

02

早春小麦出现干尖现象,警惕纹枯病危害

此时小麦出现干尖现象,大家可以将排除掉冻害可能的小麦整株挖出土壤,观察其地中茎部位(第一叶鞘),如若发现有中间灰黑色、四周具有明显黑褐色的不规则云状斑,则属于小麦纹枯病典型症状。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小麦在这个阶段发生纹枯病后,轻则致使小麦叶尖逐渐干枯,重则导致麦苗因抽不出新叶而枯死。

即便是轻症,若不及时施药防治,病情也会逐步加重,由于茎壁失水坏死,从而导致水分及营养供应受阻,将导致叶片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

其实,纹枯病并不是小麦返青期的“专利”,其实从小麦尚未出土之时就会感染,其症状表现为小麦烂芽,造成小麦不能出土。

在小麦越冬期也可以发病,常被农民朋友误认为是冬季气温较低导致,从而忽略了施药防治。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在小麦返青期,出现这种症状,则比较明显,在区别了冻害症状之后,基本可以判定为纹枯病危害了。

当小麦进入拔节期,纹枯病症状就表现愈发明显,若田间湿度较大、植株过于稠密,则症状更加严重,茎基部纹状斑更为明显的同时,还会有白色霉状物出现,后期小麦植株下部枯叶增多,继而出现整株干枯,抽穗后的小麦可形成白穗现象。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03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立枯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前期集中在土壤中第一叶鞘部位,只能通过植株变化发现,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从而错过最佳防治时间。

纹枯病为喙角担菌导致,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两种形态。

在小麦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及田间湿度较大的前提下会偏重发生,危害严重的,可导致10%-30%的减产。

小麦纹枯病,为小麦苗期主要病害,随着小麦种衣剂的普及,纹枯病发病率逐年降低,这也致使农民朋友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纹枯病从此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然而,对于早播小麦、暖冬气候、早春气温回升快及阴雨天较多的年份,加上小麦拌种质量较差因素,都会导致纹枯病的死灰复燃。

那么,在了解到纹枯病的危害和发生规律后,农民朋友在面对纹枯病,又该如何施药防治呢?

①抓住有利施药时机

小麦苗期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机,早发现早防治,尤其是在小麦返青期,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

②抓住预防有利时机

预防小麦纹枯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小麦进行包衣拌种,一般选择含有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等对纹枯病有较好防效杀菌剂的种衣剂即可。

小麦干尖是什么原因(春季小麦叶尖干枯,并非冻害所致,此时要警惕纹枯病危害)

③选择有效防治药剂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杀菌剂有很多,常见的有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配合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

具体施药量,请在当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